1. 使用大量中介语
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有些经验的教师,在面对汉语初学者时都免不了要使用中介语,最常见的是使用英文。特别是对于语法知识、专有名词进行讲解时,好像一口流利的英文才能证明作为汉语教师的专业性。但是实际上在面对初学者时,使用大量的中介语会让学生们失去一定的“获得感”。好像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,只是找了一个人来用英语聊天,而且所说的内容可能还不如在网上查找的那么专业和全面。就好像我们在学习语言时,会更加偏向于选择外教,正是因为外教标准的发音同时由于不会中文,全外语教学能够帮助我们培养“语感”。
因此在面对初学者或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时,如果能够使用动作、图片或是简单的中文解释,最好尽量减少中介语的使用。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模仿中文发音与朗读,更能够加强学生的“参与感”,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。
2. 太紧张导致“关心则乱”
在对新生开始上第一节课前,有些教师会陷入紧张的情绪中,由于对学生学情不了解,对于课堂的准备很难充分。因此在上课时,常常由于学生的一个建议、一声叹息或是接收到的其他负面情绪,紧张的教师会立刻迁就学生频繁更换教学方法,从而导致自己的教学节奏被打乱,课堂氛围也更加紧张。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作为节奏的把控者和氛围的引导者,特别是对于低龄学生,课堂管理也是一名专业老师需要具有的能力。
如果在课堂中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,要及时与学生沟通,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适当改进教学形式,比如增加提问环节或是使用游戏等方式,最好不要突然修改课堂内容或是一味地迁就学生的需求。
3. 过于注重知识的摄入
汉语课堂要让学生有所学、有所得没有错。但是西方观念在课堂上学生更注重课堂体验。上课时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:“一定要让学生的学费花的值”,从而开始填鸭式灌输大量的知识,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。
实际上,在课堂中结合所学的词语或是语法,适当地“闲聊”,能够密切师生关系,营造轻松、愉悦的课堂氛围。
- Esme老师
评论
0 条评论
请登录写评论。